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韬略>第九十七章 无罪释放(那一天的前夜)

武媚娘和阿元来看过丁瑜洲一次之后,连续很长时间就再也没有来过。

不是武媚娘和阿元他们不想来,而是他们来见丁瑜洲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上一次来刑部大牢探监,武媚娘和阿元花掉了近乎上万贯的钱,找门路、打点狱卒的同时,还给了狱卒一些钱,让他们改善丁瑜洲的伙食,这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花钱,没有一处不需用钱当敲门砖的,着实让武媚娘和阿元体会到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则是寸步难行的世间真理。

如此大数目的钱,武媚娘没有,阿元也没有,他们也不好意思向众人筹钱募捐,所以这些钱都是丁瑜洲之前起早贪黑辛辛苦苦赚来的那些,他们自作主张地用了,虽然也如实告知丁瑜洲,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其实对于这些钱,丁瑜洲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不知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回去,那日阿元来看他,他索性将自己赚的那些钱全都赠给了阿元,允许阿元自由支配。

虽然之前他的钱全由阿元管理的,但是这次是真正明确表达出来了,这些钱全都给了阿元。

多亏武媚娘见多识广,花钱买通了其中的一个狱卒,这个受了钱财的狱卒也算是个憨厚老实的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对丁瑜洲多了一些照顾。

因为受狱卒的格外关怀,丁瑜洲在大牢内的伙食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还是素菜白米粥,但是起码一天三顿都是可以吃的正常饭菜,再也没有出现变质变味的情况。

碍于上头的命令,狱卒不敢擅自做主。丁瑜洲每日还是一个人独自待在属于自己的牢房内,从早到晚,一天天无所事事,他知道这是萧氏的人故意这样封闭自己,让自己不能与外界接触,既不能找到逃脱的机会,也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

交流沟通是人的本性需要。

学过心理学的丁瑜洲知道,要知道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而变成孤立的人,如果这样,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说不准闷也会被闷出精神问题来,所以在极端闲散无聊的时光里,有些人就会变得极度不适应,甚至会精神失常。

丁瑜洲暗中佩服这个要暗害自己之人的高明,同时他努力不让自己上当,恰好用这种安静的时光去回忆了一遍他所研究的隋唐史,重新温习原有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就像孔夫子说的温故而知新那样,他又从旧的知识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对于指导他在大唐的生活不知道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漫长的等待让丁瑜洲不再像最开始的时候那般惧怕生死,反倒让他有种盼着那日快点到来的冲动了。

丁瑜洲有时候会想,他来大唐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如果要是立即死去,想想也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唯一让他还有牵挂的便是阿元,不过好在,那日自己将所有钱财都转赠于他,想来他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差,武媚娘更是不必挂念,因为她是未来的女皇,所以瞻前顾后的想了一圈,他觉得就算是立即被押解刑场,他也没有什么遗憾和挂念了。

丁瑜洲哪里知道,他的这些想法没有丝毫意义,就在他等待死亡来临的时刻,一场转机已然在牢房外面上演和发生了。

就这样,丁瑜洲在大牢之内又度过了一个多月,时间转眼来到永徽元年五月。

这日,丁瑜洲不知是永徽元年五月的哪一日,外面阳光明媚,初夏的时节,开始有炎热的暑气升腾而起。

他像往常一样,吃了狱卒送来的早饭,就在牢房内的不大空间里做起活动来,虽然不会华佗的五禽戏,可现代广播体操还是会做的,凭借记忆他就随便伸展胳膊活动腿,或者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反正有大量的闲散时间,丁瑜洲除了回顾隋唐史的知识点,就是做运动,三个多月下来,他的腹肌非但没有变形走样,反倒是越来越有型,越来越结实耐看,算是他的一点意外小收获了。

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再苦再累,只要适应了,其实就是顺其自然。

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求法,这些人的故事,其实也是一个适应恶劣环境的故事。

无论环境多么不堪,只要勇敢适应,便就是成功。

其实这也是人生,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与这些先贤一样,丁瑜洲早已适应了这种牢狱生活,他渐渐从狱卒的话里得知皇帝还没有下令要杀他的原因,无非就是太宗皇帝的忌日就要到了,皇帝李治不忍杀生。

死与不死,这些对于丁瑜洲来说,都不是事儿,唯一让丁瑜洲担心的事情是武媚娘将会以什么状态去迎接她接下来的经历呢?

因为按照《资治通鉴》和《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等史书的记载,太宗李世民的一周年忌日,唐高宗李治和武媚娘将再次见面,这次见面武媚娘将彻底拴住唐高宗李治的心,为她再次入宫打下坚定的基础。

依据目前丁瑜洲对于武媚娘的情况掌握来看,武媚娘完全没有理由去见唐高宗,可史书记载不可能有假,所以事实必然会向着这件事发展下去。

此时,丁瑜洲照常伸胳膊压腿,只是运动之余,他的思绪又不知不觉转移到了这个近来一直思考的话题上:

分析了这些日子,武则天究竟是因为什么缘由再度去见唐高宗的呢?按照我对武媚娘的了解,她对李治并不上心啊。难道是我被逮捕的这三个


状态提示:第九十七章 无罪释放(那一天的前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