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120光武中兴

公元40年——57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遣使称臣。光武帝卒。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明帝。

光武帝承认土地兼并的现实,没有跟王莽似的非要恢复古老的井田制,只是要求地主如实申报纳税田亩。但即便如此,还是遭到了激烈反抗,甚至刀兵相向。

地主普遍瞒报土地以偷税漏税。**下来“度田”,重新测量每户土地数,地主当然不情愿,百般阻挠。他们先是收买主管度田的官吏。官吏宽以待地主,严以待百姓,查来查去都落到老百姓头上,连房基地也被算成征税的田数。百姓有冤无处伸,只能“遮道啼呼”。

光武帝知道后杀了一些营私舞弊官员以儆效尤。逼急眼的地主豪强索性以武力对抗中央,“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社会一时出现动荡。

交趾(越南北部地区)妇女征侧因为丈夫犯法被抓,煽动当地人造反,并且自立为王。叛乱迅速蔓延到周边数十城。当地**无力镇压。光武帝只得把老将马援派过去讨剿。马援率军两万坐着楼船南下交趾,沿着水路攻击前进。汉军节节胜利,最后杀了征侧,平息了叛乱。

据说交趾叛乱就是因为度田而起。越南那时还处于部落时代,土地属部落所有,类似于公社。部落向**进贡但不承担赋税劳役。当地**把进贡改为赋税劳役,要求部落按田亩数和人数交税服劳役,激起部落的反抗。征侧是部落首领的女儿,她和妹妹征贰一起领导了暴动。

越南史书称之为“二征起义”。中国史书称之为“寇乱”。

度田期间各地变乱纷起。光武帝有点扛不住了。他担心搞出大乱子,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将“度田”不了了之。不过,交趾的赋税制仍继续推行。越南的部落时代逐渐过渡到封建时代。

他也试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他解决土地兼并的办法是把罪犯发配到边疆,省下一份土地分给其他人。

西域领袖莎车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在光武帝恢复汉朝后率领西域各国前来朝拜,希望恢复西域和汉朝的依附关系,由汉朝派出的都护(总督)管理西域,帮他们抵御匈奴。

光武帝说:西域离我们太远,派官驻军又费事又费钱。你干脆代理都护吧。

莎车喜不自禁,立即领印而出。

大臣提醒光武帝:让外族人代领汉朝的官,恐怕不合适吧。

光武帝一想也是,急忙叫人把大印追回来。

差人追出去要,莎车不肯给。差人伸手硬夺回来。

莎车觉得被光武帝当猴耍了,恼羞成怒,从此自立为西域都护,令各国听命于己。

西域各国外受强龙匈奴欺负,内受地头蛇莎车欺负,苦不堪言,纷纷跑来向光武帝投诉。光武帝考虑大战刚刚结束,国力需要恢复,实在不想再出兵远征,告诉西域各国何去何从自己选择。光武帝内心已决定放弃西域。

西域各国大失所望,只得屈服了匈奴,慢慢地跟东汉断了联系。

光武帝的“柔道治国”有时候也太柔了。儒家治国就是这样,勤于内政,疏于外交。即使打仗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匈奴趁中国内乱实力下降,频频进犯边境。汉军跟匈奴打了几仗,没沾着便宜。光武帝为了躲避匈奴的骚扰,下令山西北部的居民内迁居庸关内,依靠长城隔开匈奴。

好在老天有眼帮光武帝解决了匈奴问题。

匈奴连年旱灾蝗灾,人口、牲畜死亡过半,再加上内讧使匈奴又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元气大伤。原来给匈奴做走狗的乌桓、鲜卑等部族趁机挣脱束缚并反咬一口。

南部匈奴跑来归附汉朝并寻求保护。光武帝接纳了他们,把他们安置在边境定居。

有人建议光武帝趁火打劫灭了北匈奴,彻底解决匈奴之患。光武帝不同意。

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你觉得我柔也好弱也好实用就好。柔能克刚,弱能克强。经营远方,事倍功半;经营近处,事半功倍。别老想着开疆扩土,让百姓喘口气吧。先把国内搞好了再说外面。远征匈奴会消耗掉我们一半国力,如果成功还好,但是如果不成功呢?

这段话大概就算是光武帝对自己现阶段执政方针的论述。

他希望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能不打就不打。

南匈奴归附了东汉。光武帝把他们安置到朔方、五原、雁门等地,让他们帮助汉朝戍守边境。北匈奴感受到威胁,怕汉军跟南匈奴联手打他,派人携重礼来汉朝请求和亲。光武帝以礼相待,但拒绝和亲。

乌桓和鲜卑也来汉朝表示归顺。

“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东夷倭是指日本。汉朝把日本归入东夷,称日本人为倭人。当时日本列岛还没有统一。巴掌大的地方分裂成一百多个国家混战不休。在汉武帝打下朝鲜之后,日本人通过朝鲜跟汉朝取得联系,经常跟汉朝来往的有三十个诸侯国。来东汉朝贡的这个国叫奴国,在日本南部、现在的日本福冈县。

日本人所谓朝贡其实是贸易的一种方式。他们贪图中国的特产,但中国拒绝与外国贸易,他们只好以朝贡的方式跟中国贸易。他们带着他们的特产来汉朝进贡,换取皇帝的赏赐。皇帝的赏赐通常是进贡价值的数倍,并且通常是中国特产。这样他们就达到了贸易的目的,并且回报丰厚。

当然他们得向汉朝称臣。


状态提示:120光武中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