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青海立刻露出一副惶恐的表情,连连摆手道:“孔主编这话就太过了,我区区一个做生意的可远没到边编书做传的地步。”
孔垂铭眉毛一跳,嘴角尽量的拉平,摆出一副极为笃定的样子说道:“侯总,您不能这么谦虚!而且正好巧合的是,我们南阳晨报正准备做这样一件事情。而侯总已经成了我们的不二人选,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不情之情,请侯总务必不要推辞啊。”
侯青海也不由地往前走了一步,最开始俩人对话间隔两米多远,此时俩人的距离已经不足半米,侯青海伸手在孔垂铭的胳膊上拍了拍,道:“孔主编,你这真是难为人哪!唉,这事以后再说吧。”
虽然侯青海的回答是以后再说,但孔垂铭心里清楚这件事已经十拿九稳了,当然在这种场合下,侯青海是不可能当众点头的,只能以这种形式默认了。
但无论如何孔垂铭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成。那就是尽可能的跟侯青海拉近关系。
而紧跟着孔垂铭便开始寻思如何实现他的第二个目标,那便是让王朝阳付出惨重的代价。
虽然眼下还没有找到适当的契机,但是孔垂铭心里很清楚,在成功接近侯青海之后,这第二个目标变得容易很多。
在想到这些时,孔垂铭瞥了一眼角落里的王朝阳,发现他依旧是一副恍然不知大难来临头的样子,不由得心中窃喜。
实际上,此刻的王朝阳心情有些失落。
他的这种失落跟侯青海当选首届战略委员会执行主席并没有直接关系,当然跟方才孔垂铭的主动挑衅就更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王朝阳在考虑重工产业基地的未来,他现在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对于战略委员会的成立以及首届执行主席的选举,王朝阳也一直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构想。跟牛副市长当初提出的“把市场交还给市场”的提议,属于相辅相成的制度,但是现实情况似乎开始跑偏。
王朝阳刚刚看似是在漫不经心地吃吃喝喝,实则在思考现状,侯青海当选首届执行主席,原因到底是什么?
或者这句话反过来想侯青海强势进入重工产业基地之后,到底能够带来什么?
就在不久之前,侯青海发表了竞选演讲,在那之后也接受了记者采访。在以上这些过程中,侯兴海几乎无时无刻不向外界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会最尽最大程度的扩大重工产业基地的业务量以及营业额。
侯青海释放出的这个信息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但这恰恰也是王朝阳的担心之处。
侯青海在发表演讲时,就如何扩大业务量以及营业额做了具体解释,他罗列出一串长长的潜在业务清单,其中包括矿山机械,道路机械,桥梁房屋机械等等,这些都隶属于工程机械的范畴。
但是如果细想不难发现,侯青海所罗列的这些清单几乎是龙源重工当前业务的翻版。
也就是说侯青海心中已经认定要把南阳重工产业基地,经营成另外一个龙源重工。
但是这真是南阳重工产业基地应该走向的方向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至少在王朝阳的心中,这绝对不是一条正确的方向。
王朝阳曾经详细地了解过龙源重工的业务构成。在它那庞大的业务范畴之内,其实超过九成以上都属于粗矿型经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所占比例极其微小。
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庞大的一个龙源重工,其技术实力甚至赶不上刚刚成立的红星办事处。
龙源重工的发展模式是成功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它的成功却建立在特殊时期,是以野蛮生长的方式成长起来的。在庞大的内需以及薄弱的工业体系双重条件下,这种野蛮生长才能获得机会。
但是如此无脑的野蛮生长还能持续多久?
王朝阳对此表示严重怀疑。
在考虑这些问题时,王朝阳忍不住想起曾经从赵立川口中听到的一段故事。
当时的龙源重工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企业,直到侯青海接手,并以以小博大的方式拿下一个千万以上的巨额订单。
那个订单是关于矿山机械的。项目的前期进展一切顺利,然而就在交货的前夕,龙源重工的技术人员发现一个巨大的设计漏洞,那就是他们对矿山自然环境考虑不足导致所有矿山机械存在严重设计偏差。
这个发现对当时的龙源重工来说几乎是致命的错误。当时的巨额订单对龙源重工来说是一个跳板,但是如果跳不好就会被摔得粉身碎骨。
关键时刻侯青海亲自拍板,决议压下那个设计漏洞,并按照原定计划把全部设备交付给了甲方。
设备运行资金得以回流,而那个潜在的致命漏洞只留在了纸面上,并且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发生过。
而这样一来侯青海的临危决定成就了龙源重工,也成就了他自己。自那以后,龙源重工开始在工程机械领域强势崛起,而侯青海在龙源重工内部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王朝阳在刚刚听这段故事时,就感到深深的忧虑。他无法想象,这样一个负面的决策竟然能够成为龙源重工的企业文化。他更无法想象,在这种企业文化熏陶下的中高层领导会把龙源重工带向怎样的境地。
当然,到了现在他更加担心,侯青海会把南阳重工产业基地带向哪个方向。
静静地考虑了好长时间,王朝阳才意识到自己由于保持一个动作时间太长,导致肩颈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