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言情总裁>乱世女主>第二百二十章 治国之道

天,碧蓝碧蓝的,湖水一样清,湖水一样美。云儿软绵绵的,悠悠地荡来,缓缓地飘去,优哉游哉,闲适极了,自在极了。

院子里的玫瑰开了,花香透过窗户轻轻的飘来,像月光一样弥漫在室内。朝凤把头伸到窗外,却无意看见一只孤燕,从房檐掠过,看它匆匆忙忙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在新建自己暖巢?

“凤儿在想什么?”莫离从朝凤的背后探出头来,轻轻地搂住朝凤的腰,在她的耳边轻轻地呢喃道“你前两天病的这样重,真叫人担心你的身体。你现在脸色还白着,怎么不多休息一下。”

看着远方朦胧的风景,朝凤轻轻地摇了摇头。忻明在这里,不过是呆了两日就走了,可是他对自己说的话,自己却是到现在,却都没有忘记。就在忻明走后,朝凤就大病了一场。自从小时候母妃离开后,朝凤还是第一次生这么严重的病。听说清露的急哭了,连术葬都赶来了。

好在这病来的快,去的也快。现在虽是身子,还是有些发懒,可是已经没有什么大障碍。母后给自己送的东西,忻明也派下人送来了。其中大多数,都是缝制的小玩意。看手艺,应该是皇后亲自缝的。

“我刚刚看了一会书,上面有一个故事,说的十分有趣:公仪子在鲁国做宰相时,回到家裹看见妻子织帛,非常生气,赶走了他的妻子;在家裹吃饭,吃到自家园裹种的葵菜,气愤地把园裹的葵菜拔了,说:‘我已经有了俸禄,还要夺种菜人,和织布女的利益吗?‘”

一边说着,朝凤一边靠到莫离的怀中:“古时候的贤人君子。做官的都是这样,因此人民都尊敬他们的德行,听从他们的教化,人民受到他们廉洁的感化,就没有贪婪卑鄙的行为。到了周朝末年,卿大夫就不大讲求礼义,而急于求利,失掉了谦让的风气,而有争田的讼事。所以诗人憎恶、讽刺他们说: ‘高高的那座南山啊,山石是那样叠积;赫赫有名的师尹啊。人民都在瞻望着您!‘”

做官的人。心向仁义。人民自然就爱好仁义,风俗也就善良;做官的人好利,人民也就不正直,风俗就会败坏。由此看来。天子和大夫,是人民仰望、效法的榜样,是远方的人遥望着模仿他们,怎么能够处在贤人的地位,却去做出平民的行为呢?那些忙着谋取财利,常常担心穷困的想法,是平民的意向;忙着寻求仁义,时常忧虑不能教化人民的打算,是大夫的思想。

“在大夏。有一本叫《周易》的书上说: ‘背着东西又坐车,招致强盗的到来。‘乘车是说处在君子的地位,负担东西是小人的事情,这就是说,处在君子的地位。却做出庶人的行为,他的祸患一定会到来。如果处在君子的地位,做君子应当做的事,那么,除了像公仪休在鲁国做宰相那样,就没有别的可以做的了。”

听着朝凤的话,莫离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开口道:“三王的教化,最初各不相同,却都有不足,有人说道是恒久不变的,这两种说法意思,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这两种说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春秋》推重统一,认为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所以处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法令制度多次改变,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应当怎样遵守。”

朝凤看看莫离,然后不疾不徐的开口分析道:

“君主的原则,以静退为贵。不亲自操持事务,而知道臣下办事的拙和巧,不亲自考虑事情,而知道臣下谋事的福和祸。因此君主不多说话,而臣下就要很好地谋事。不作规定,而臣下就要很好地办事。臣下已经提出主张,君主就拿来作为凭证;臣下已经作出事情,君主就拿来作为凭证。拿了凭证进行验核,就是赏罚产生的根据。”

群臣陈述他们的主张,君主根据他们的主张,授予他们职事,依照职事责求他们的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主张,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主张,就罚。明君的原则,要求臣下不能说话不算数。因此明君行赏,像及时雨那么温润,百姓都能受到他的恩惠;君主行罚,像雷霞那么可怕,就是神圣也不能解脱。

所以明君不随便赏赐,不赦免惩罚。赏赐随便了,功臣就懈怠他的事业;惩罚赦免了,奸臣就容易于坏事。因此确实有功,即使疏远卑贱的人,也一定赏赐;确实有罪,即使亲近喜爱的人,也一定惩罚。疏贱必赏,近爱必罚,那么疏远卑贱的人,就不会懈怠,而亲近喜爱的人,就不会骄横了。

“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就会兵强而敌弱。所以明察得失,有法律制度的,加在群臣头上,君主就不会被狡诈虚伪所欺骗;明察得失有衡量标准的,用来判断远方事情,君主就不会被天下轻重,不一所欺骗。”

一边细细地想着当世的情况,朝凤一边分析起形式来了。

“现在若按声誉选用人才,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联络勾结;若凭朋党关系举用官吏,臣民就会营求交结,而不求依法办事。所以官吏不称职的,国家就会混乱。凭好名声行赏,凭坏名声处罚,那么好赏恶罚的人,就会弃公务,行私术,紧密勾结来互相包庇利用。忘记君主在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章 治国之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