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史上最强太子>第362章 高丽君臣,冥顽不灵

王颛,乃至于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们,面对如此危机,却不像世人想象中那么慌乱。

他们甚至自我感觉良好。

尤其是,现在的朝堂武将第一人,官居“守门下侍中”(副宰相)之职的崔莹。

崔莹是怎么发迹的呢?和红巾军有关。

但他和红巾军的战争,却不是发生在高丽,而是在中原。

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恨。当初红巾军吃饱了撑的,没把大元打下来,却攻打偏远高丽?除了第一次是走错了路,误打误撞之外,其他都是有意为之。

实在是,当初元末红巾起义,烽火遍地。高丽王王颛,派遣水陆大军两万三千人,前往中原地区,帮助元军镇压红巾军,双方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

也正是在这些战争中,高丽人看穿了大元的虚实,才敢诛杀亲元派,攻下了铁岭一线。

红巾军也正是因为这些战争,才对高丽人恨之入骨。他们攻入了高丽,报当初的血仇。

不管怎么说吧,当初,在中原地区,高丽人曾经和红巾军爆发过无数血战,崔莹就是在这些战争中崭露头角。

后来,高邮之战,张士诚利用大元内讧,一战歼灭百万元军。那两万三千人的高丽军,也几乎全军覆没。这两万三千军的主帅李权,柳翟,战死当场。当时崔莹还不是军中主将,却带着少量残兵败将,回了高丽。

残兵败将好啊,王颛最喜欢毫无威胁的残兵败将了。当时,王颛刚刚杀了中兴四将,手中无人可用,正好给予看起来还行又没那么大威胁的崔莹重大军权。

崔莹也真对得起王颛的重用。

当初,元帝打算在济州岛修行宫避难。就是崔莹率高丽军收复了济州岛,杀光了岛上的蒙古人。

随后,崔莹步步高升,如今已经是高丽的武臣第一人。

而且,必须说明的是,如果说,高丽有个铁杆“侵辽派”的话,那这“侵辽派”的文人领军人物,就是被朱标千刀万剐的郑道传。而“侵辽派”武人的领军人物,就是崔莹了。

崔莹对高丽吞并东北,成就当初高句丽时代的辉煌,孜孜不忘,念念不舍!

……

……

此时此刻,高丽王宫正殿中,崔莹正对高丽王王颛,乃至于高丽群臣,侃侃而谈。

他说道:“大明太子朱标兴兵五十万,号称百万,要灭我高丽。表面上看来,我高丽

筆趣庫的形势危若累卵,已经到了存亡之秋。不过,实际上,我高丽稳如泰山,明军却是必败无疑!”

王颛道:“敢问崔侍中,为何有如此说法?”

崔莹道:“微臣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纵观古今,凡是中原王朝,出征高句丽、或者高丽。但凡出动二十万大军以上者,无一成功,绝大部分是全军覆没之局。大明,凭什么是例外?朱标,凭什么是例外?”

“崔爱卿此言有理!”

隋文帝三十万军征高句丽,隋炀帝白万大军三征高句丽,辽军三征高丽,大元九征高丽!

这些历史,高丽人怎能不知?

这十六次战争的结果,给了高丽人无穷的信心!

王颛但觉腰板都挺直了许多,道:“其二呢?”

“其二,朱标出兵的天时不对。如今,正是中秋,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将入冬。天寒地冻,大雪封路,眼瞅着明军就要后勤不济!当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因为入冬降雪,不得不退出高句丽。去年,朱标在雪夜取庆州之后,也是按兵不动。直到初夏,才向东北进军!所以,朱标仅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进攻我高丽,能有什么作为?如果,他强行进军得话……”

“怎样?”

“隋炀帝覆没在我高丽的百万大军,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所以,即便最不利的情况,我军也仅仅只需坚守不到两个月?”

这回,不但王颛了,就是高丽群臣,都感觉腰背挺直,连爬三楼不带喘气的。

王颛继续道:“那其三呢?”pδ

“其三,就更简单了。明军,不过如此!”崔莹傲然道:“老臣曾经在六合,和朱元璋手下的红巾军交过手,战力着实一般。当初若知道,以后此人会成为我高丽的心腹大患,老臣早就灭了他了!”

“不对吧……”王颛道:“如果明军战力不强,为何能连战连捷,灭掉大元呢?为何能平灭纳哈出呢?为何,连那凶恶的芝麻李,都被他们轻松消灭呢?”

崔莹依旧振振有词,道:“灭掉大元算什么?大元腐朽不堪,元军的战力同样不强而已。要不然,我高丽敢收复铁岭地区?我高丽敢屠了济州岛?纳哈出,就更不算什么了,曾经多次败在我高丽名将李成桂的手里。至于说芝麻李么……芝麻李威风的时候,那是二十年前,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如今芝麻李已是垂垂老朽。明军欺负一个老朽,又算什么本事呢?”

崔莹当然是低估了明军。

当初,他在江南的六合地区,的确率手下的高丽兵和朱元璋交过手。但那时候,朱元璋的手下连饭都吃不饱,就是一群饥民而已。后来,朱元璋得了巢湖水师,渡江作战,收了盛产稻米的太平府,才算成了气候。

崔莹拿那群“饥民”的战力,评估明军的战力,当然是刻舟求剑之极。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高丽人来说,能不信崔莹的话吗?毕竟,跟朱元璋交过手的高丽大将,就崔莹这么一个!他的话语不权威,还有谁的


状态提示:第362章 高丽君臣,冥顽不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