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回到审讯室,审讯继续。
“参与盗墓的一共有几个人?”
“六个人。”
这个人数和同志们最初的判断是吻合的。
“参与盗墓的僧人有几个?”
“两个。”
“除了你,还有谁?”
“除了我,还有一清。不过,他一直躲在幕后,因为他的身份比较你特殊,不方便抛头露面。真正参加盗墓的是五个人。”
“另外四个是什么人?”
“另外四个人,两个是河南洛阳人,两个是安徽亳州人。”
“这四个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洛阳来的两个人就是你们在采石场石缝里面找到的那两个人。”
“这两个人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侯炳贵,一个叫滕用其。”
左向东和柳文彬调查到的信息终于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同志们吃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有了回报。
“另外两个亳州人呢?”
“他们在天井洼的天井里面。”
“据我们所知,一清就是安徽亳州人,这两个亳州人和一清是什么关系?”
这两个人肯定和一清有关系。
“他们是一清的远房亲戚。”
“汉墓被盗案的主谋是谁?”
“是一清。”
“你刚才不是说一清没有直接参与盗墓吗?”
“是一清亲自谋划的。”
“一清是怎么知道汉墓位置的呢?”
“二十几年前,有人在那里挖过一个盗洞,在走马村,有一户人家祖祖辈辈在那片树林里面转悠,他们就是汉墓的守陵人,在灵光寺的藏经阁里面有一本《建寺志》,《建寺志》里面记载了灵光寺的历史,明陵西边那几座汉墓和灵光寺是同一个时期建造的,灵光寺是为汉代陵寝而建造的。最早的灵光寺数次毁于战火,现在的灵光寺是一千多年前重建的。”
“采石场凶杀案的主谋是谁?”
“是一清和我。”
欧阳平就担心广戒把所有罪行全揽到自己的身上,他没有这么做——他果然不想再藏着掖着了。
“为什么要将四个人的尸体分别藏在两个地方?”
“四个人死的时间有先后。”
“哪两个人是先遇害的?”
“洛阳来的两个人在先,亳州来的两个人在后。”
“这四个人遇害的具体时间,你还能记得吗?”
“记得。”
“说。”
“侯炳贵和滕用其是盗墓结束的那天夜里——具体时间是九月二十九号的夜里。”
“遇害地点?”
“遇害地点在盗墓现场。”
“为什么不把他们的尸体藏在墓室里面?”
“墓室迟早会被人发现,藏在那里不合适,但我们没想到藏在采石滁不合适——我们没有想到采石场的石头采的这么快——我们本以为至少要两三年才能采到那座山头。人算不如天算啊!”
“两个亳州人是什么时间遇害的呢?”
“是九月三十号。”
“遇害地点?”
“在方丈禅院的密室里面,就是他们睡觉的那间密室。”
“仅凭你和一清两人就能对付四个人啦?”
“杀害侯炳贵和滕永其,两个亳州人也参与了,从密谋到下手,从下手到藏尸,他们俩都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