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亲自给蒙学的孩子们启蒙。还是一年级的,不知道这些孩子是有多大的福气。
冯道已经知道渤海郡的教科书与外面完全不同,太多东西不懂,但是现在也不过是两个年级和扫盲班、夜校而已。扫盲班因为这些孩子们其实是识字的,所以是速成班,有简化后的普及教材。夜校就偏向专业知识了。
冯道年纪大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和求知欲,所以只在一年级教识字而已。
这一大帮人过来,还是渤海王手下最高的决策层,冯道就知道一定是出事了。李太后说了一会儿话,就到厨房给大家做饭去了。
施睿静苦笑道:“我们真有福气,能吃上太后亲自做的饭。我在家要吃上我家夫人的饭也吃不上。”
施睿静、王昭这些人家里都是有奴仆的,他们的家属还保留着以前的习惯。主人家是很少做事,反而是年青一代到了学校,才学会了生活技能。除了那些老的家人以外,现在要找奴仆是找不到了,因为年轻人接收的教育是一样的,你的自力更生。就是家生子现在也很少愿意在主家了,因为高继冲在不断提高这些年轻人地位和待遇。
高继冲把赖在客厅里的石瑜给赶出去:“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这些人都不用人侍候。从小自己动手惯了。”
高继冲和王婉容是自己动手惯了,敬梁和吴夏因为经历的原因,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施睿静可不是,不过他因为见得多了,反而很羡慕。这不见到王婉容给众人倒茶,李太后为大家准备午饭而感叹了吗。
“可以了,老施,你都能享受儿子媳妇侍候了,我们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呢。”吴夏哈哈笑道。
高继冲笑道:“各位先生,我也算小辈。不还是经常做东西给你们吃。”
吴夏哈哈笑了:“君臣有别,王爷做东西给我们吃,那是我们去蹭的。哪有儿子女儿做东西给自己吃好啊。哪怕再难吃,心里也舒服。”
施睿静也笑了:“这倒是。”
冯道看着他们随意地开着玩笑。能够感受到君臣之间的区别和尊重,但是有不乏洒脱。微笑着点头道:“王爷这次过来一定有事,是不是朝廷里出事了。”
高继冲拱手道:“太师料事如神。”
冯道知道这只是可以,只是微笑着不说话。
敬梁就把李彬过来的事情择重点说了一下。
众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
“史大人,杨大人虽然用政严苛。但是这是乱世,乱世用重典,大汉才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稳住阵脚,平息了内乱,把辽人逼出了河北。百姓得以修养声息。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起色,可是皇上要对两位动手,甚至太后也默许了。”
高继冲道:“两位大人都是忠臣,要叛乱,或者另立新君并不是很难得事情,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没有。甚至皇上要除掉两位大人恐怕都不会反抗。杨大人甚至几次请辞,都不是贪恋权位的人。”
冯道叹了口气:“如今叛乱已平,南平,吴越,楚国相继称臣,你父亲南平王甚至放弃了节度使的权利,采用了统一于朝廷的郡县制。皇上嘉庆节,各王都到京师祝寿。皇上以为这天下大定了,兔死狗烹,大汉又重蹈前朝覆辙。后梁敬翔与李振。后唐郭崇韬都是如此。”
敬梁和吴夏的脸色都很沉痛,敬翔是敬梁的父亲,吴夏的老师高郁其实是同样的结局。
高继冲道:“皇上把权势看得太重了。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全天下人的天下。国家和百姓的治理,要靠大家才行。”
高继冲说这个话有些干巴。议论君王本身就不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而且这些事要看君王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高继冲也是如此。
“太师有没有办法救两位大人?”高继冲直接转了话题。
“也许太后和皇上只是想削掉史公和杨公的权利。史公和杨公也有错处。”冯道说这个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不过冯道说的不是说现在的刘承祐,而是告诉高继冲,有些人的权利过大。肯定会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
吴夏和施睿静听懂了,暗自看了一眼高继冲。却见高继冲只是始终皱着眉头,看不出有其他的反应。
敬梁道:“太师,皇上和太师如此想,其它人可不是这么想。权利一旦陷入争斗,有几次能够平和收场?”
冯道闭着眼睛捋这白白的胡子:“苏逢吉这个人我清楚,他虽然生性凉薄,但是却不是一个会赶尽杀绝的人。”
吴夏道:“托孤之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苏大人恐怕也自身难保。太师,如果是苏大人,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旁的赵挺道:“我想只有一个人能够挽回大局。”
“郭公?”施睿静一笑,然后摇头,却没有说话。
“郭公恐怕会和太后一样,要对史公和杨公略作惩戒。”冯道依然是避重就轻。
郭威就真的愿意让杨邠和史弘肇这样蛮横地把持朝政?不愿意。但是就像吴夏说的,这些辅政大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城门失火必然会殃及池鱼。朝中闹成这样,作为唯一个可以调和的人却躲在河北不回来。恐怕就是要让朝中弄得不可收拾,然后再回来快刀斩乱麻。太后都知道只要郭威,高保融和符彦卿不乱,这个天下就乱不了。郭威会不知道?
而一旦朝中掌握了军政大权的郭威一个人说了算的时候,刘家的江山就走到头了。
“胸怀大志,必然